首页 资讯 正文

打通“空中生命走廊”——无人机赋能中国医疗急救体系

体育正文 231 0

打通“空中生命走廊”——无人机赋能中国医疗急救体系

打通“空中生命走廊”——无人机赋能中国医疗急救体系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rìdiàn) 题(tí):打通“空中生命走廊”——无人机赋能中国医疗急救体系 新华社记者马思嘉、吕秋平、张建新(zhāngjiànxīn) 近日,一架搭载模拟(mónǐ)急救(jíjiù)血液的无人机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心(zhōngxīn)血站升空,精准(jīngzhǔn)降落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这标志着天津首条无人机低空医疗配送专线试飞成功,开启了这座城市“低空医疗”服务新通道。 “此次试航成功打通了急救用血高速通道,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黄金救治时间。”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yuànzhǎng)沈军说(shuō)。 5月(yuè)21日,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沈军(中)、天津市滨海新区(bīnhǎixīnqū)塘沽中心血站站长邱延田(左)、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园区运营中心总监助理张旭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接收无人机模拟运输样本(yàngběn)。新华社发  本次试飞采用荷载5公斤的(de)专用无人机,配套(pèitào)医疗恒温箱及冷链温控系统,实时监控温度、定位及飞行状态,确保运输过程安全稳定(wěndìng)。 在传统地面运输模式下,血站至医院的医疗物资运输常因交通拥堵(jiāotōngyōngdǔ)影响时效。无人机运输系统通过构建“空中生命(shēngmìng)走廊”实现“点对点”直线配送,有效规避(guībì)了地面交通制约。 在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xùnměngfāzhǎn)的浪潮下,低空医疗作为其中的细分(xìfēn)领域,正不断拓宽应用场景,为医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去年11月,中国医保局(jú)印发相关文件,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确保在今年(jīnnián)5月底前,中国各省份医疗机构提供航空医疗转运服务收费有据可依,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将其纳入保障(bǎozhàng)范围,为低空飞行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按下加速(jiāsù)键。 在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下,上海(shànghǎi)、浙江(zhèjiāng)、广东、福建等多地都在积极(jījí)打造“低空+救援”等医疗应用场景,比如检验样本转运、血液运输、应急救援、药品配送等,抢夺黄金救治时间。 在位于中国(zhōngguó)西南的四川省自贡市,无人机已常态化应用于医疗服务(fúwù)之中。 最近,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分院的一名住院病人突发急症,需(xū)立即抽血送往医院本部检查。短短九分钟,血液检查标本便搭乘无人机顺利抵达医院本部,为后续检测和救治争取到(dào)宝贵时间(bǎoguìshíjiān)。 去年8月,该院板仓分院结核(jiéhé)科一名患者病情恶化(bìngqíngèhuà),急需从本部药房拿取特殊应急抢救药物(yàowù)。通过无人机运送,从备药到发放药物全程只花费了22分钟。 “以前(yǐqián)把药物从本部运送到板仓分院,正常情况(qíngkuàng)下需要30至40分钟,遇上早晚高峰时间更难以把控。无人机投入使用后,运输一次只需要11分钟。”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运送部经理黄(huáng)毓婷说。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所使用(shǐyòng)的无人机,是针对城市人口密集区物流(wùliú)场景开发的高自动化、高安全性物流无人机,可(kě)全程自主飞行(fēixíng),与云端信息和指令实时同步,巡航速度达每小时72千米,最大航程18千米。经测算,低空运送速度比地面交通快70%至80%。 自贡市卫生健康委(wěi)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贡已开通25条医疗物资运输航线,共规划设置28个站点。截至(jiézhì)5月27日,累计飞行5270架次(jiàcì)。 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说,低空医疗运输体系的建立,不仅突破地域限制,提升应急救治响应能力,而且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时间(shíjiān),实现(shíxiàn)了医疗资源(zīyuán)利用效率的全面(quánmiàn)提升。 “医院将持续(chíxù)探索无人机在(zài)更多领域的应用,推动医疗资源跨区域高效调配,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郝继辉说。 沈军表示,除已开通的血站航线外,医院正(zhèng)规划连接天津药物研究院的空中通道,未来将构建多院区、生物医药机构及社区的“点对点”运输网络,覆盖血液(xuèyè)运输、药物配送、样本送检等核心医疗场景(chǎngjǐng)。
打通“空中生命走廊”——无人机赋能中国医疗急救体系

相关推荐

欢迎 发表评论:

请拖动滑块解锁评论验证通过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